找到相关内容103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20世纪天台佛教研究

    的解经提出了质疑,认为他在解说《妙法莲花经》时,不知梵文语法,因而做了误解,把经中所云:“法往法”中的“住”理解为动词,把“法住法”五字理解为一个完整的句子误会。由于这个误会或误解影响了后人...的关系。既调和了传统哲学与佛教哲学概念上的差异,又综合了民族思维主式与印度思维方式上的不一,实现了多层次、多方的圆融统一。  有人指出天台戒学“会性起修,会修起性”的妙戒,其戒律四科皆显示出不同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23242361.html
  • 学佛怎么一回事

    观点,不过就在日用生活上加上一个觉照,不做违法乱纪、自陷苦恼的事,做到“不离佛法而行世法,不离世法而证佛法。”所以六祖说: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。”《法华经》也说:“法住法,世间相常住。”又说:“...一 前 言 我的朋友们和我谈起佛教问题时,多数认为这总是一种神道设教的不科学的迷信学说,它的作用,莫非“劝人为善”而已,因此不屑一顾;也有认为佛教所说的理虽很高深,可是不能与现实人生...

    徐恒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60243102.html
  • 通幻灵禅师漫录

    8□生酬恩一句。风定华犹落。鸟归山更闲。下座。  荐广慧良性二禅人上堂。师拈起拂子云。这个会^8□。先天无形。后地无名。咦。广慧日杲杲。良性月明明。所以道。法住法。世间相常住。诸人作^8□生。...眼中物物中眼。门门廓脱超出诸尘。宛转无穷卓尔纯真。藏身处须没踪迹。没踪迹处莫藏身。卓□杖一下云。诸人还识得人^8□。益州附子。怀州牛膝。下座。 上堂。师拈拂。拂一拂云。当即妙。不改本位。咄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60243103.html
  • 印顺大师著:中观今论(2)

    发展的必然阶段。从前,大众学者特别重视这点, 因此说缘起不变(无为)的因果轨律。佛说“得法住智”;经说“法住法 ,世间相常住”,都是说明缘起序列的...取消了!与 此三法同时说相关的,唯识者还有生灭同时说,如说:“前因灭,后果即生, 如称两头:低昂时等。如是因果相续如流,何假去来方成未断”!这到底约三 法同时说呢?约前种后...

    印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1944156.html
  • 大小兼受戒、单受菩萨戒与无戒之戒--中日佛教戒律观的评较考察

    法华经 》 的一点,在诸法实相的中道世界观即有表明。“法住法,世间相常住”的法华式思维,不得不涵蕴“汝等所行,即菩萨道”的本觉门思维。”因此,中国天台已经就有法华的本觉思想,如 《 摩诃止观 》 ...戒律改革著名的道宣为例,同时并重小乘律藏 (如《四分律》、《十诵律》) 与大乘戒经 (如《璎珞经》、《梵网经》) ,又时有偏重前者的倾向。其他大师如智顗亦如此 (虽然他开创了天台宗的圆顿戒)。 虽说...

    傅伟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3546036.html
  • 依“一心开二门”之思想架构

    层面之“法义”,此即《法华经》“法住法,世间相常住”所彰显之法法当体即如︰无一法可改,无一法可废。 然则究实而言,天台宗所说之“一念无明法性心”阴妄心抑或真心?牟先生对于一念心曾作了如下...存在与究竟成佛的问题,并开展了佛教式的“两层存有论”格局。本文主要顺著牟宗三先生视“一心开二门”为一重要的哲学格局,以及对于依此思想架构所开展出来的“两层存有论”的重视,企图对天台宗性具圆教之核心...

    尤惠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0746845.html
  • 当代新儒家的佛学诠释──以牟宗三为例

    其真实之意义原不离佛法在世间在现象在一切事物中之作用,故牟先生云:“既即于恒沙佛法而为实相、圆智、圆断,而法不出如,以如为相,以如为,故恒沙佛法虽为缘起幻有,而终局言之,亦常,直证无生即常,此即‘法住法,世间相常住。’”见牟宗三《佛性与般若》,(上册)页240。  [12] 法身呈现之际,物我不分,故牟先生认为“我之佛性即彼之佛性,我之法身即彼之法身。”然彼我之间依然可以不分而分,...

    叶海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1047281.html
  • 依“一心开二门”之思想架构看天台宗“一念无明法性心”之特殊涵义

    三千法皆为净,心无明则三千法皆秽,故言“寻此烦恼,即得法性”。此一念无明法性心所面对者皆一切法之当体而非仅是现象层面之“法义”,此即《法华经》“法住法,世间相常住”所彰显之法法当体即如:无一法...讲法,一真如门,一生灭门。真如门就相当于康德所说的智思界(noumena),生灭门就相当于康德所说的感触界(phenomena)。(注一)   牟先生如此的见解,一方面指出“一心开二门”可作为中西...

    尤惠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3647963.html
  • 儒理与禅法的合流

    乘中留心者,往往以佛乘为空寂之教,恋著个皮袋子,闻人说空说寂,则生怕怖;殊不知,只这怕怖底心,便是生死根本。佛自有言:“不坏世间相而谈实相”,又云:“法住法,世间相常住”,《宝藏论》云:“寂兮寥兮...弃本逐末,寻章摘句,学华言巧语以相胜,而以圣人经术为无用之言,可不悲夫!〈示罗知县孟弼〉 注15  光从以上这段话看,这与儒者的教导没有什么不同,可是他毕竟禅师,他要引导人学“出生死法”。所以,...

    林义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2348659.html
  • 韶阳一路,云门家风——云门禅师述评

    rdquo;师云:“长者天然长,短者天然短。”又云:“法住法,世间相常在。”乃拈起拄杖云:“拄杖不是常住法。”[39]   (6...头上安头也;主中主,物我双忘,人法俱泯,不涉正偏也。”[28]在这里,文偃与学人之间的酬对,其所阐扬完全曹洞宗的“四宾主”。我们通过文偃对于曹洞宗“四宾主...

    蔡日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3448842.html